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鲜明地回答了当代教育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同时指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旨归。基于对立德树人价值命题的解析,找寻其价值实践路径,是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价值命题解析:立德树人的渊源和时代内涵
“立德”和“树人”均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着鲜明的呈现。“立德”语出《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树人”语出《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0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正式提出“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样,立德树人以战略的高度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与要求,指引着教育的知识增长与德性养成的双重功能。
“立德树人”以“立”为前提,以“德”为基础,以“树”为手段,以“人”为目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将“德”纳入工作的主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把学生日常表现纳入考核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引导大学生在多元文化思潮的激荡中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实现路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析
紧扣“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立足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坚持全员育人,建立立德树人的主导机制;全过程育人,健全立德树人的整合机制;全方位育人,开启立德树人的保障机制,探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全员育人:建立立德树人的主导机制。建立全员立德树人的主导机制,就是要成立统一领导、多位一体、专兼结合的全员育人机制。具体而言,要强化骨干中坚力量的教育与培养,明确广大教师的德高为范作用,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行动力量。强化骨干中坚力量的教育与培养,将辅导员的选拔、培养、使用、考核等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指标,推进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骨干中坚作用。明确广大教师的德高为范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等教育课程学习体系的有效融入和转化,培养具有博爱情怀和高尚医德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教育中引导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帮助青年学子树立主人翁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培养中坚力量。
全过程育人:健全立德树人的整合机制。全过程立德树人的整合机制,即统一领导、全程跟进、多层渗透的全过程整合机制。具体而言,当前全过程立德树人的整合机制即从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各层面整合及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生离校的整合。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把改善校园民生和保障学生权益摆在突出位置,营造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文化氛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贯穿始终,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生离校要全程跟进,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制定不同阶段的计划,帮助学生适应各个阶段的学习。学校可以成立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制,落实和完善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开展校领导接待学生服务日活动,建立从招生宣传开始,入学教育、在校学习全过程规划指导、就业观念指导与应聘技巧培训,到毕业后的跟踪服务、校友资源整合的一体化教育格局,系统建设全过程教育体系。
“筑梦引航”:建立立德树人的保障机制。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理念的贯彻落实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要结合立德树人的价值旨归与学生发展的特点,探索以“筑梦引航”为指向的全方位保障机制。“筑梦引航”工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理想引航、榜样导航、爱心护航、实践助航四个模块,将多个项目整合到同一体系中,加强全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融合,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活动体系,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探索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筑梦引航”工程注重“知、思、行”的统一,从心理健康进学生宿舍,到资助政策下乡行,再到“导师制”“学长制”进班级,进一步彰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到省“廉洁·诚信”主题辩论赛等,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大型比赛,通过活动锻造人才,并在全校形成立德树人的合力,促使学生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推动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切实有序发展。
从古至今,人才的培养工作皆是任重道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使命与责任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两全育人为目标、以筑梦引航为契机,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深入与强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为开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